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1篇
  免费   2054篇
  国内免费   943篇
测绘学   127篇
大气科学   272篇
地球物理   278篇
地质学   3317篇
海洋学   1319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242篇
自然地理   12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188篇
  2021年   264篇
  2020年   209篇
  2019年   238篇
  2018年   230篇
  2017年   217篇
  2016年   234篇
  2015年   251篇
  2014年   323篇
  2013年   326篇
  2012年   303篇
  2011年   303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62篇
  2008年   249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204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4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针对滨海-6井废弃钻井液的特点,提出了破胶-固液分离-固化的思想。通过实验优化破胶剂、絮凝剂、固化剂配方。实验结果表明:100mL废弃钻井液破胶剂加量为2g,絮凝剂为2gAS+2.5%HPAM溶液(质量分数0.1%),固液分层现象明显、出水水质透明。固化剂的加量为1.5%CJ-1、27.7%水泥、7.7%CJ-2,6.2%CJ-3。固化强度和浸出液试验表明:固化体在养护15天后平均强度3.0MPa,浸出液指标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942.
超深水钻井作业隔水管顶张力确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深水和超深水钻井作业,确定钻井隔水管系统顶张力是钻前设计非常重要的工作。研究三种隔水管系统顶张力确定方法,分别是理论方法、基于隔水管系统底部残余张力方法和基于下放隔水管系统的最大钩载方法。算例计算与超深水钻井实践对比表明,在相同的隔水管系统配置下,三种方法计算结果都接近于实际钻井作业时的顶张力设定值。但研究认为,基于下放最大钩载的顶张力计算方法简单实用,推荐作为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943.
基于PHC3.0极地科学中心水文气候数据集(简称PHC3.0数据集)的温度和盐度资料,使用聚类分析和Bayes判别分析的方法,对北纬70°以北海域的水团结构进行了分析,在北冰洋区域划分出4个水团:北冰洋表层水(ASW)、大西洋中层水(AIW)、太平洋水(PW)和北冰洋深层水(ADW)。北冰洋表层水(ASW)遍布于欧亚海盆和加拿大海盆,以低温低盐为特征。大西洋中层水(AIW)位于约200~900m深度,在北冰洋环极边界流的作用下,其影响可达到加拿大海盆。太平洋水(PW)受经白令海峡进入北冰洋的海水影响,相对高温低盐,夏季时影响显著。北冰洋深层水(ADW)在海盆中相当均匀,几乎没有季节变化,盐度约在34.95psu,温度在加拿大海盆约为-0.3℃,欧亚海盆约为-0.7℃。  相似文献   
944.
全面收集1988—2025年中国地球观测卫星(和飞船)计划,包括历史的、运行中的和列入未来计划的。详细介绍风云卫星系列(FY-n)、海洋卫星系列(HY-n)、资源卫星系列(ZY-n)、环境卫星系列(HJ-n)、中国遥感卫星系列(CRS-n)、灾害监测星座/北京小卫星(DMC/BJ-1)、神舟飞船系列(SZ-n)和天宫空间站系列(TG-n)等8个卫星(和飞船、空间站)系列。这些卫星(和飞船、空间站)系列都提供对海洋的观测,从而构成中国卫星海洋观测系统。按装载的传感器分类,进而给出中国的海色、海表温度、海面高度、海面风场和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观测系统。对中国海洋观测卫星与国际海洋观测卫星装载的传感器性能作了比较和讨论,指出差距。列出目前在轨运行的中国海洋卫星观测系统38个传感器及其类似的国外卫星传感器。  相似文献   
945.
硬岩钻进用石油钻头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谭松成 《地质与勘探》2013,49(2):373-378
能源与矿产的持续安全供给是经济快速增长的保证,而中硬岩层钻进一直限制着油气钻井向深部发展。针对硬岩地层钻进,地质行业主要采用金刚石钻头钻进,而油气钻井行业除按传统方法采用牙轮钻头和金刚石钻头钻进之外,也逐渐开展了PDC钻头钻进硬岩的研究。本文分别介绍了牙轮钻头、金刚石钻头和PDC钻头在油气勘探硬岩钻进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其中,牙轮钻头研究主要集中在增强轴承密封性能、改进布齿结构和提高切削齿强度三个方面,而金刚石钻头研究则集中在碎岩机理、金刚石参数和胎体性能,以及钻头结构三个方面。提出了三类钻头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为硬岩钻探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6.
韩博 《地质与勘探》2013,49(4):760-769
在钻进水合物地层过程中,井壁附近水合物的分解和环空中水合物的分解与再形成,很可能会引起井壁失稳坍塌以及环空堵塞等复杂情况,从而影响钻井的顺利进行。在此过程中,由各组分相互作用形成的钻井液微观结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多组分钻井液的微观结构非常复杂,文中仅针对组分简单的水基聚合物钻井液(NaCl、CMC、PVPK90相互组合),考虑钻井液在井底钻头与环空处所受的不同剪切作用(分别为600r/min和6000r/min),结合冷冻干燥方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了这两种剪切作用后不同组分的水基聚合物钻井液相应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聚合物分子以网络骨架结构形式悬浮于钻井液中,一小部分水分子、无机盐离子等被吸附在聚合物骨架结构表面上,大部分水分子、无机盐离子等小分子物质游离于聚合物网络骨架孔隙中;对于环空中含水合物的岩屑,热量主要通过网络骨架结构的热传导与充填其中流体的对流导热而传递至岩屑表面,而后通过热传导进一步向岩屑内部传递;钻井液的微观结构随着剪切作用、浓度与组分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这就对上述的传热过程产生影响,进而对钻井液中水合物分解的传热特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47.
萨尔托海蛇绿混杂岩是西准噶尔地区达拉布特蛇绿混杂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时代和构造环境颇具争议。通过LA-ICP-MS锆石微区原位U-Pb同位素测年,获得其中辉长辉绿岩的 206Pb/238U 加权平均年龄为388.8±1.1 Ma,确定该蛇绿混杂岩形成于中泥盆世。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纯橄岩(蛇纹岩)属于低Si、低碱、高Mg的变质橄榄岩,REE呈∑REE 偏低的平坦型分布模式,Cr、Ni和Co含量较高,变玄武岩属于高Ti、富Mg、富Fe、偏碱的拉斑系列,REE分布模式呈现 ∑REE 偏低、Eu异常不明显的平坦型曲线,微量元素分布模式为K、Cs、Th、Nb和P相对亏损的平坦型曲线,Zr/Nb比值低,总体表现出与E-MORB相似的特征。综合判断认为,萨尔托海蛇绿混杂岩形成于大陆裂谷向洋盆转化的构造环境,类似于"红海式"洋盆,为进一步深入认识新疆地区众多蛇绿混杂岩的形成构造环境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48.
岩心裂缝重定向的古地磁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裂缝信息对于低渗透储层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深入探讨利用古地磁方法进行岩心裂缝重定向原理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岩心裂缝重定向的工作方法。针对垂直及平行于岩心中心轴的两种样品加工方式,推导出可直接利用退磁结果表达的裂缝方向的公式,并将这一结果应用于鄂尔多斯盆地一口有裂缝井的岩心,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古地磁方法进行岩心裂缝重定向具有操作简便、成本较低、且精度相对较高的特点。本文研究结果对于鄂尔多斯盆地的裂缝系统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49.
In the Upper Murray Valley, Victoria, Late Silurian, high‐Si igneous rocks, which a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alkalic, basaltic dykes, were emplaced at high crustal levels following the peak of the Benambran Orogeny, which deformed and metamorphosed the Wagga Zone in Late Ordovician‐Early Silurian times. These rocks, which are informally termed ‘the Upper Murray high‐Si magmatic suite’, include leucogranites, rhyolite dykes and flows, and ash‐flow tuff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llowing features. They are transitional from mildly peraluminous to mildly metaluminous; they represent relatively anhydrous magmas, in which halides were important volatile constituents; they have high Si, total alkalies, Rb, Th, U, Nb, Sn and heavy rare earth elements; and they are relatively repleted in Mg, Ca, Sr, Eu, V, Cr and Ni. In these respects and in their post‐orogenic setting and close association with alkalic basalts, they resemble many post‐orogenic granitoids from elsewhere. Such granitoids appear to have formed as partial melts during crustal extension following major episodes of deformation and high‐Si magmatism. A residual granulitic crust, from which an earlier generation of granitoid magmas had been extracted, is argued to be the source rock‐type for these post‐orogenic magmas. Tectonic extension, affecting such a crust, was accompanied by deep fracturing and basaltic vol‐canism. Mantle‐derived, CO2‐ and halide‐rich fluids moved into the residual crust, causing widespread metasomatism, and emplacement of basaltic magma caused temperatures to rise until melting took place and a second group of magmas was produced. This model explains most aspects of the trace and major element chemistry of post‐orogenic, high‐Si igneous rocks and, for the Upper Murray high‐Si suite it also provides an explanation for variations in trace elements and 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Other processes, such as crystal fractionation, magma mixing, thermogravi‐tational diffusion, and separation and loss of a volatile phase, provide explanations for variations within individual units of the suite, but they do not explain overall variations or the highly fractionated nature of the suite.  相似文献   
950.
宋家营勘查区位于河北唐山丰南区,存在着新生界厚度大,流沙层、卵石层、砂砾层松散破碎,部分钻孔漏失严重;煤层埋藏深、层数多、层位变化大等问题,给提高钻探施工质量和效益带来了不便。为解决这些问题,作者从钻孔设计人手,针对不同的地层采用相适应钻探工艺和技术措施,对长期沿用钻探方法进行改进,使钻进方法更具有针对性;对不同的地层配制了不同的冲洗液,对地层漏失根据情况采用恰当的堵漏方法,大大减少了因堵漏增加的成本。从而使钻进效率由过去的287m/台月,提高到440m/台月,台月效率提高了53.3%,大大降低了钻探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